瓮安猴场中心卫生院中医馆 | 家门口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
数据显示,贵州省黔南自治州瓮安县猴场镇中心卫生院2023年业务总收入为998.6万元,其中中医药收入为597.3万元,中医药收入占比达59.8%,较2022年提高39.3%,该院的中医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猴场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于2016年8月建成,2021年创建为省级“优质中医馆”,2022年建设完成省级优质中医馆,2023年建设完成省级示范中医馆,她有效为辖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颇受群众好评。
花最少的钱解决病患最大的痛苦
2024年7月27日,68岁的当地居民宋锡碧从瓮安县猴场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出院。
宋锡碧曾“两侧胁肋部、肚腹部牵扯痛3月”,各种治疗无效,于7月22日到猴场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就诊。中医馆负责人、主治中医师李杰给她采取“针灸+局部放血+中药熏洗”的治疗方式,经过5天的精心调理恢复正常。
“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真的很神奇,不知不觉就解决了痛苦。”宋锡碧赞不绝口。
64岁的王复献因无明显原因致左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步行困难,需搀扶行走,7月20日转诊中医馆。
考虑患者年龄偏大又没有收入来源,接诊医生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花最少的钱解决病患最大的痛苦,给予患处针灸、局部放血治疗,开了10元的中药,让患者回去在田间地头再找一味草药合着一起,把药粉碎,白醋搅拌均匀,局部外敷。
7月21日,王复献急急忙忙来到医院,开心地拉着医生的手说:“非常感谢你昨天开的药和给我扎的针,效果非常好,今天恢复如常,一点都不痛了。”
中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瓮安县猴场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面积约600平米,主要开展针刺、推拿(小儿推拿)、拔罐、艾灸、火针、浮针、刮痧、整脊、穴位敷贴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及神经性疾病等,服务总人口5.45万人。
为加强中医馆人才队伍的建设,医院积极引进优秀中医本科毕业生到院就职,注重引进人员的中医药专业背景、实践经验、临床技能和创新能力。据统计,该院2022年引进中医人才6人,2023年引进中医人才4人,中医馆由开馆以来的3人逐步发展到现在的16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医院为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为吸引和留住人才,设立专项奖励,对在中医药领域有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给予奖励,为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瓮安县猴场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何小应说。
为提升中医药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该院还定期组织院内职工和村医开展中医药知识、临床技能培训,积极鼓励中医馆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新技术、新业务,钻研创新,努力提升医院中医馆的诊疗服务水平。
中医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为加强设施设备配置,瓮安县猴场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结合辖区对象多为小儿、中、老年人的特点,合理配备了臭氧治疗仪、经穴治疗仪(电针)、低中频治疗仪器、超声波、正骨枪、自动煎药机、磁振热治疗仪、熏蒸床、微针刀等20多种医疗设备,能有效开展7类2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通过对中医馆的提质升级,有效改善就诊环境,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服务。
67岁的赵建光曾因“颈痛伴活动受限、左侧脸部麻木3年,双眼胀痛6月”症状困扰,多方治疗无效,几次想放弃了。后经他人介绍,于2024年7月8日来猴场镇卫生院中医科治疗。
“当时,家属很信任,而病人并不情愿,充满质疑。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我认真查看患者的既往病例资料,请教我的老师、同事,翻阅书籍和相关文献,再加上自己经验,采取颈项部微针刀、针灸+局部微络放血、眼周针灸、膀胱经刮痧拔罐、下肢静脉刺络调整全身气血流动性、中药内服调理脏腑气血等方法进行治疗调理。经过7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95%。”接诊医生李杰介绍治疗过程,自诉压力也是动力。
赵建光出院时,笑嘻嘻地说:“看着这医生年轻,技术还不错勒!”
据悉,该院将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推进信息化建设,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赵兆 本报记者 刘延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