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等不来一张房产证,河北衡水千户业主深陷“无证”困局

2025-07-22 22:26 热闻
来源:今日头条-则言鉴闻

购房合同上的承诺墨迹未干,八年时光已逝,1146户业主仍在为一纸房产证奔走呼号。

盛夏七月,衡水滨湖新区肖家大院小区的树荫下,十多位业主又一次聚在一起。他们手里攥着泛黄的购房合同,上面“五年办理房产证”的承诺已被八年时光磨得模糊不清。

图一:河北电视台某频道曾经做过相关报道

图二:房地产开发商与业主签订的购房合同

2018年,张女士收到衡水成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广告传单,承诺“70年大产权”、“五年内办证”,她掏出积蓄在此安家。如今开发商突然改口称房子是“50年小产权”,办不了证。

在小区里,与张女士遭遇相同的业主多达1146户。八年来,他们从期待到焦虑,从投诉到上访,房产证始终如镜花水月。

图三:房地产开发商发放的宣传单

开发商的承诺与业主的遭遇

2018年冬天,印着“70年大产权”、“五年办证承诺”的广告传单撒遍衡水大街小巷。张女士和其他业主在售楼处听到的是一致保证:五年内办妥房产证,否则全额退款。

当时的肖家大院已初具规模,23栋住宅楼拔地而起,总投资额约8亿元。开发商展示的《衡水市新居民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让购房者吃下定心丸。

“签合同时,销售人员指着文件说我们是政策支持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手续齐全。”业主张女士回忆道。如今那份承诺书在抽屉里躺了八年,纸边已磨损起毛。

业主们未曾想到,自己购买的“政策支持项目”竟处于 监管灰色地带。小区所在的滨湖新区彭杜乡肖家庄村,从未被正式列入城镇规划区。

2018年,当成博房地产公司再次向滨湖新区建设局递交申请时,得到的回复冰冷如初:因未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无法列入“棚户区改造项目”。

图四:“肖家大院”的平面图

开发商的违规操作轨迹

成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地位于河北省衡水滨湖新区滨河路999号。2011年10月,该公司与肖家庄村党支部、村委会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农民新村”。

项目打着 “加快新农村建设”旗号,于2011年10月18日正式动工。开发商巧妙利用《衡水市新居民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政策外衣,在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建起23栋住宅楼。

开发商的行为显然违反了衡水市商品房预售规定。2022年4月,衡水市住建局明确发文:只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才允许预售,严禁各种形式的违规销售。

而肖家大院的症结在于,2012年1月滨湖新区管委会虽向市政府递交过改造请示,但因“没有城镇规划”被束之高阁。没有“准生证”的项目,自然无法获得后续审批。

政策演进与监管空白

衡水市在2022年出台《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其中明确要求:优化安置房筹集渠道,允许被安置人自主选择安置方式。

政策同时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支持合理购房需求”,却未能解决肖家大院这类历史遗留问题。

城中村改造在衡水并非没有成功先例。2022年3月,该市制定《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工程工作方案》,将32个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

同年,37个美丽乡村在衡水大地崛起,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看得见发展、留得住乡愁”的改造目标。

肖家大院未能搭上政策快车。2021年衡水公布的1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中,肖家庄村不见踪影。彼时,该小区已入住多年,成为政策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图四:业主通过网络平台投诉得到的回复截图

政府响应与责任担当

面对千户业主的困境,政府并非毫无作为。滨湖新区管委会早在2012年1月就向市政府递交《关于将肖家庄村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的请示》。

在信访回复中,相关部门坦诚症结:因全市空间利用规划尚未获国家批复,职能部门无法为肖家庄村项目办理审批手续。

衡水市近年在城市建设上投入巨大。2022年,全市计划开工棚改项目2002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8个,惠及1.4万户居民。安置房建设坚持“三个同步”标准——公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与安置房同步规划、建设、交付。

2025年2月,衡水市实施新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强化预售资金监管,避免新项目出现类似问题。但对肖家大院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仍需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解决路径探索

在衡水市其他地区,安置房项目审批已开辟绿色通道。政府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审批事项,“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城中村改造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速度”。

2022年,衡水市住建局在推进安置房建设时提出 “早、快、稳”三字方针:早分解落实任务,快推进同步建设,稳抓工作指导。这些经验或可为肖家大院问题解决提供参考。

物业保修金管理制度的完善也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2022年1月起实施的《物业保修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新建项目按建筑安装总造价2%交存保修金,保障业主权益。

随着衡水市空间利用规划获批在即,彭杜乡政府承诺将“配合新区国土规划部门完善相关手续”。对苦等八年的业主而言,这或许是黑暗中的一线曙光。

小区儿童游乐设施旁,几位老人摇着蒲扇谈论着房产证的最新进展。八年前他们迁入时栽下的树苗,如今已亭亭如盖。

物业办公室墙上,《衡水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物业保修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宣传海报依然醒目。该政策要求开发商交存质量保证金,但肖家大院因“身份不明”从未被纳入监管体系。

傍晚时分,业主微信群里弹出最新消息:滨湖新区管委会已召集开发商和业主代表开会协商。张女士放下手机,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喃喃自语:“这次能亮起来吗?”

小区里1146户人家的灯光依然每晚准时亮起,他们在等待一纸能证明这盏灯属于自己家的证件

责任编辑:王子浩
中国新报新闻报料:cnnmnews@163.com
中国新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京ICP备2024097673号-1

Copyright @ 中国新报网

2024-2025.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