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受汛情考验 彰显组织伟力
近日,强降雨持续侵袭多地,引发严重洪涝和地质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面临严峻威胁。值此危急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为当前防汛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灾难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闻令而动,坚决扛牢防汛救灾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将其视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挺身而出的担当和果断有力的行动,在防汛救灾一线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
风雨见证,越是艰险处,越挺立着“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的赤诚信仰。从急流险滩处的巡堤查险,到连夜转移危房群众的“敲门行动”,哪里汛情汹涌,哪里的党旗就高扬在阵地前沿。“我当过兵,我先下!”年过半百的老党员无畏潜入浑浊深水封堵管涌;“再深的水也要去!”年轻的驻村书记带头蹚水巡查山塘水库……险情即命令,组织力已化作千万血肉堤防,撑起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金城汤池。
科学防汛,是一场争分夺秒又见真章的技术战。各级党组织既要有“顶梁柱”的硬担当,更要练就“金刚钻”的真功夫。从基于卫星云图和智能预警平台的精准调度,到水库联调联控的分秒把握;从驾驶冲锋舟在浊浪翻涌中完成“孤岛救援”,到运用无人机侦察滑坡体隐患——每一项部署都经得起风雨的淬炼。应急物资储备迅速到位,水利专家下沉指导技术,抢险队伍科学编组攻坚——这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具体的逻辑链:靠的不是蛮干热血,而是以专业智慧为盾的精准施策。
危难时刻,人心的分量胜过千钧。面对被淹农田村民的焦灼眼神、临时安置点孩童的无助啼哭,“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要求早已从心上细密的忧思化为肩头细微的汗水与灯火下的守候。“孤老幼童的底数一个不能漏”的叮嘱声中,是千村万落的暖心摸底;“临时课桌也要搭起来”的决心背后,是志愿者对孩童课本的细心晾晒。灾后重建步履已疾步前行,“让每一座被毁损房屋原地重立温暖”的承诺背后,是党员干部泥地里奔忙的深深印记。正是这份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心意相通,风雨才真正凝结成血浓于水、情深于江的无价精神长城。
风雨将歇,家园重建的征程道阻且长。广大党员干部当恒葆“洪水不退,我们不撤”的战斗姿态,继续在党旗招展下以血肉之躯撑起不垮堤坝、用赤子之心抚平惊惶伤痕。因有这股组织伟力在惊涛骇浪里不息奔涌,人间安宁必将穿越沉沉乌云,稳稳托住每一个太阳再升的明天。(钱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