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河•特写篇 | 中央红军在青岩驻扎了多久?

刘延平
2025-07-31 21:59 文娱
来源:中国新报

说实话,近段时间以来,六大河栏目与“啊!里山!先生”出游探访红色文化,几乎上瘾了。

 

感觉才一晃,执行六大河栏目走访的自己在贵州贵阳呆了已是28年,几乎可以说是一个老贵阳人了,按理,别说知道半个贵阳,但好多东西都应该知道一点,可你别说,我感觉好多东西自己却都知道得很少,尤其是贵阳的红色文化。

 

前段时间,一个署名“长征青岩指挥部”的微信朋友主动添加了我,7月16日,对方发来一篇署名“红军长征路过我的家乡”的文档,并微信说:家门老师,忙不?我想发篇文章请你帮忙斧正斧正!

 

我打开一看,文章最后的署名是——“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段长征研学会(供稿),没有加盖公章,文章中又有“其间,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军委纵队、五军团的上百号红军官兵及十多位首长驻扎在高寨河刘家水碾房,前后历时七夜八天。”

 

中央红军驻扎在刘家水碾房,前后历时七夜八天,这不是一件小事,没亲自到过,这文章我还真不敢“斧正斧正”!

 

更何况,青岩于我并不陌生,我还是基本了解的,31年前读贵大时就经常去过青岩,到贵阳工作后原单位同事李桃老公还是青岩书记。

 

在我的记忆里,大致知道的是:青岩古镇是贵阳市惟一的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青岩是贵阳的南大门,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周恩来总理父亲等曾在此居住过,有赵状元府,青岩也是电影《寻枪》取景地,这里的卤猪脚、八宝粥、玫瑰糖和臭豆腐等都比较好吃。

 

至于特别重要的长征文化,以前可是很少听说,更别说红军在青岩高寨河刘家水碾房驻扎了八天七夜了。

 

7月28日,酷爱研究红色文化的中国民间社会活动家“啊!里山!先生”突然邀约:明天早上去长征青岩作战指挥所参观。

 

29日上午快十点,“啊!里山!先生”和六大河栏目抵达了青岩镇歪脚村高寨河刘家水碾房,微信中署名“长征青岩指挥部”的那位老哥早已在房前等候。

 

稍加寒暄,一走进门,眼前耸立的一块石碑上显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花溪青岩红军作战指挥所旧址”,碑立的时间是2018年。

 

这一下,可就把“啊!里山!先生”一行给震住了:都是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了,这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继续往屋里钻,这一次“啊!里山!先生”一行的实地踏访,总算是弄明白了1935中央红军驻扎青岩的红色故事——

 

90年前的1935年4月7日下午五六点钟,红三军团10团的侦察兵及红军首长等约二十来人,在青岩高寨河刘家碾房内外和房后的坡顶观察,首长沉思了一会,对众人逐个叮嘱,安排就绪,首长一声令下,水碾房四周响起了枪声和爆竹声。

 

青岩城内的黔军和民团听到声响,急忙开东门出来支援,到棺山坡脚下,被埋伏的红军伏击,黔军和民团溃退,红军紧跟追击进了青岩城。

 

进城的红军高喊“红军进城了,活捉彭仁斋!”彭仁斋听到喊声,吓得惊慌失措,急忙带了二十多个护卫从西门远遁。

 

红军占青岩城后,分兵出北门,夹击吴奇伟部,战斗持续到深夜凌晨。

 

吴奇伟得知红军占领青岩城的消息,连忙从望城坡沿贵惠古道退回贵阳城。

 

4月8日清晨,蒋介石听完吴奇伟的汇报,一连骂了好几个“娘西皮”,并通令各县长——

 

“现值大军进剿之期。各将士固当努力前驱,义无反顾。而各县长守土有责,尤应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不得动辄放弃,以致坐长匪志,影响军事。务须严饬所属各县长,嗣后遇有匪警,应即督率团队,死守待援。倘敢闻警先逃,弃城不顾,即按临阵退却之律,一律以军法从事,严惩不贷。中正。齐筑参印  1935年4月8日”。

 

蒋介石还命令马场坪、镇远一带驻军分兵赶回贵阳保驾。

 

4月9日,中央军委纵队陆续到达青岩境内,先到的部分在小摆托附近找到一个正在放牛的苗族小伙陈都晒(陈云光的哥哥)带路,点名要到高寨河刘家水碾房。到达时,看见先前到达的红军正在水碾房里杀猪,红军还拿了三四斤肉给向导陈都晒带回家。

 

4月10日,恰好是青岩古镇赶场的日子,红军在古镇内开展了抗日和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宣传,还抄了镇上刘乔巴和吴佰川两户的家。    驻扎歪脚寨的红军,也把堡长魏成之家的盐库和副堡长平秀山家的布庄给抄了。

 

4月11日傍晚,十多位红军首长聚集在刘家水碾房堂屋内围着地图,商议了一个多时辰,于21点30分向各军团发出向广顺、长寨地区集结的电令。驻扎在青岩周边和高寨河水碾房的红军于下半夜相继往南面定番、广顺方向撤走。

 

4月13日,逃出青岩城的彭仁斋,得知蒋介石电告各县长的消息后,急忙召集部下和联合周边民团,想夺回青岩,迂回到桐木岭,正好碰上折回的吴奇伟部,合兵一起赶往青岩。

 

上午十时左右到达望城坡、簸箕山脚,碰上换防驻守的红五军团,双方立即展开战斗;下午三、四点钟,从平越、贵定一带分兵过来的国民党中央军也从扬眉河西赶到狮子山脚下,与防守在这里的红五军团发生枪战,打了两个多小时也不能前行。就派人抓来附近的百姓,询问是否能绕开前面路段到达青岩?听到能从扬眉鸡冠绕道到青岩,便命令百姓给他们带路。

 

哪知五军团37团在鸡冠口也作了防御,国军冲锋了好几次都被压制得冒不了头,只好撤回,继续往大冲路口进攻。

 

狮子山在东,簸箕山在西,两山相连,是青岩古镇北面的天然屏障。五军团沿两山下设置防线,吴奇伟、彭仁斋率部从西面进攻,从贵定、镇远方向赶来的国民党中央军从东面进攻,五军团两面迎敌,直到凌晨,五军团奉命迂回,悄悄撤离战场。

 

两边的国民党兵摸黑持续对战,直到天亮,才发现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其间,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军委纵队、五军团的上百号红军官兵及十多位首长驻扎在高寨河刘家水碾房,前后历时七夜八天。

 

红军首长在高寨河刘家水碾房指挥了攻打青岩城和青岩狮子山的战斗,同时,还发出了真真假假数十封电报,虚张声势,佯装着要攻打贵阳城的架势,蒋介石中计。11日深夜,红军主力急速撤离青岩,12日下午六时进占定番城,午夜占据长顺城,13日夺取紫云城,取得了两天占三城的辉煌战果。

 

14日,五军团往西面撤离,在谷通地域伏击了孤军追来的国民党军,此战被称为“谷通战斗”。接着往西路过马铃猫脚,还请了猫脚寨的尹明章(向导)带路到广顺思京。形成了向西逼进昆明的局面,打乱了蒋介石的围剿部署,使中央红军从被动转为主动。

 

为此,当地绅士刘章武还特别作了一副楹联:狮峰忘年创奇异,红军余月破重围。

 

走出“花溪青岩红军作战指挥所旧址”,来到青岩河边小坐一会,等候“啊!里山!先生”一行的老哥这时才介绍,原来他也姓刘,字立新。

 

你别说,中国民间社会活动家“啊!里山!先生”还真是一个奇人,但凡他看上的被他认为是好的地方,还都很不错,看上去很有灵气:坐在“花溪青岩红军作战指挥所旧址”河边,顺青岩河往上看青岩北边,右边的狮子山雄伟挺拔,与左边的簸箕山遥相呼应。

 

时间来去匆匆,此行的下一站是还要赶去红军两次抵达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仙桥乡大花水村,临别,刘立新与“啊!里山!先生”一行在“花溪青岩红军作战指挥所旧址”前合影留念,然后又赶去歪脚村广场,在那里观看了有工人正在忙着赶做的红军长征狮子山战斗纪念碑。29日下午回到贵阳,“啊!里山!先生”在他的微信朋友圈这样发出——

 

2025年7月29日,上午,中国民间啊!里山!先生刘姓三兄弟,偶然齐聚的地方,红军长征青岩作战指挥所遗址附近民房阳台,狮子山下,青岩河(玉带河)环绕,简言之:青山绿水、雄狮作伴,是个好地方,可以考虑合作建“啊!里山!先生”世界《讲学堂》中国狮子山讲学点……(本报记者 刘延平)

责任编辑:张锐
中国新报新闻报料:cnnmnews@163.com
中国新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京ICP备2024097673号-1

Copyright @ 中国新报网

2024-2025.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