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山上的茶香与远方——苗族女子龙洁格的14年创业史诗

汪兆基 彭司进
2025-08-18 16:27 文娱
来源:中国新报

湘西的春天,总是格外美。保靖县葫芦镇桃花坪村的桃花山上,粉白的桃花开得十分烂漫,点缀在翠绿的茶园间,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这里,一位名叫龙洁格的苗族女子,用14年的光阴,将祖辈留下的茶树种成了梦想,建起了一座古茶园山庄。

8月13日,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茶旅融合体,聆听一段关于坚守与蜕变的故事,感受一首用心血、汗水、智慧交织的诗篇。

茶种深山,那是从15亩到325亩茶园的坚守

清晨的桃花山笼罩在薄雾中,龙洁格早已在茶园里忙碌。她的手指轻抚过茶树枝头的新芽,动作轻柔得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这些古茶树,是我太爷爷的太爷爷那一代种下的。”龙洁格的眼中闪烁着追忆的光芒。两百多年前,她的先祖从北方迁徙至此,与当地苗族女子相爱定居,开荒种茶,在桃花山上留下了最初的茶种。

2011年,龙洁格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返乡种植保靖黄金茶。当时,她只有15亩荒地。“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就是凭着一股蛮劲。”她回忆道。

县里的扶贫政策给了龙洁格第一把助力,农技员的指导让荒山变成了茶园。最终,在龙洁格的努力下,她的茶园扩展到325亩,保靖黄金茶独特的香气,通过线上线下销售传到了全国各地。

如今,每到采茶季,桃花山就飘荡着采茶女的歌声,鲜嫩的茶叶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茶香飘洋,那是从湘西大山到国外的跨越

龙洁格的心里,有一张世界地图,上面标记着保靖黄金茶的销售国家。她敢想敢干,日本、非洲、迪拜……这些遥远的地名都与这座湘西大山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今年7月,我开始和迪拜的客户谈业务,那里的客户特别喜欢我们的茶叶。"说这话时,龙洁格的脸上洋溢着自豪。

这些年来,保靖县打造茶叶品牌的战略让龙洁格看到了更广阔的前景。她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茶叶种植,开始思考如何让茶叶产生更大的价值。

2020年,龙洁格先后赴云南、浙江、福建武夷山等地考察。“看到别人把茶园做得那么美,游客那么多,我就想,我们桃花山为什么不行?”这个想法像种子一样在龙洁格心里生根发芽。

茶旅融合,茶叶就会产生更多的价值和附加值。

龙洁格决定走茶园深度发展之路。2021年,龙洁格开始着手办理各种手续,决心打造一个茶旅综合体。“从林地手续到国土手续,再到产房、民宿建设,每一步都不容易。”龙洁格坦言,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我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就不要留后路。”

茶旅融合,那是古茶园山庄的田园诗篇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山路再长,网线能联通世界;大山再深,绿色的茶园和森林、甜美的空气和优异的生态环境是大家返璞归真的向往。今年4月底,龙洁格的茶旅综合体——古茶园山庄建成了。

走进古茶园山庄,3000多平方米的庄园依山而建。高耸的厂房、古朴的民宿、曲折的茶廊,还有那座格外醒目的古茶园博物馆,无不诉说着主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山庄刚建成,五一期间就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四位来自长沙的都市白领。

“她们在这里住了7天,最喜欢的就是这里的生态环境。”龙洁格笑着说。5月2日恰逢葫芦镇赶集,四位客人凌晨5点就兴奋地起床,下山赶集,每人买了一套苗服,像孩子一样在山庄里转悠展示。

都市的工作、生活压力,在桃花山得到了释放。疗养、康养的茶山民宿,趟出了龙洁格走心的乡村休闲游新方式。

不久后,又一批来自古丈县的游客在这里体验了采茶、制茶的全过程,夜晚,他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品尝地道的苗家美食。

在桃花山深处,龙洁格还藏着一个梦想——在茶园里建起更多民宿,让远方的客人能枕着茶香入眠,清晨被鸟鸣唤醒。

“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大山的美好,呼吸这里甘甜的空气,看看这茶园和群山满眼的翠绿。“站在山庄最高处的观景台上,龙洁格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夕阳西下,桃花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龙洁格的故事,就像她手中的保靖黄金茶,初尝微苦,回味却甘甜绵长。

从15亩荒山到325亩茶园,从单一种植到茶旅融合,龙洁格用14年的坚守,在湘西大山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创业诗篇。如今,古茶园山庄的灯火在夜色中温暖而明亮,仿佛在告诉每一个路过的人:梦想,永远值得追寻。(记者 汪兆基 通讯员 彭司进)

责任编辑:张锐
中国新报新闻报料:cnnmnews@163.com
中国新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京ICP备2024097673号-1

Copyright @ 中国新报网

2024-2025.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