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偶里乡:党建引领“四网联动” 赋能禁毒工作提质增效

石平 石福涛 杨延源 欧青平)
2025-08-21 10:18 时政
来源:中国新报

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创新构建“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打击震慑+广泛宣传”四位一体工作模式,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纵深推进禁毒攻坚,全力筑牢全民禁毒坚固防线。

筑牢“主心骨”,织密禁毒“阵地网”

强化党政主导,及时调整禁毒重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党政办、平安法治办、派出所等部门干部组建联合工作专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凝聚力与向心力。以乡党委为核心,党支部和网格员为先锋,号召党员、网格员投身禁毒事业,当好宣传员、监督员、战斗员,营造“党员带头、全民参与”氛围,建立“党组织+党员、村寨+网格”模式,推动禁毒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明确任务分工,制定挂牌整治方案和责任分解表,每项工作均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领导、责任人、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将禁毒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与领导干部和村干的职级晋升、评优评先及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压实工作责任。同时,依托“三个定期”会议机制,调度推进禁毒重点整治工作。

下好“先手棋”,织密帮扶“排查网”

依托全乡“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和消防网格等平台,统筹8个村网格员、村组干、党员、志愿者组成巡查队,重点排查有豪车、豪宅、收入异常、行踪轨迹异常人员,对在册吸毒人员、社康社戒人员、异常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全覆盖动态排查。通过拉网式滚动排查,目前已纳入重点人员关注41人,实现禁毒工作情况的全面掌握和动态更新。落实包保管控机制,对在册吸毒人员、社康社戒人员、排查异常人员等实行分类包保。完善脱毒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帮扶、防吸返毒工作,落实符合条件吸毒人员的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巩固禁毒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打好“主动仗”,织密禁毒“打击网”

全方位开展禁种铲毒,组织乡镇干部、村组干部、护林员、禁毒志愿者等上百名人员,采用“人机结合”方式,对山区林区、集镇高层住房进行地毯式踏查,累计组织踏查4轮次,参与1000余人次,踏查面积达8000多亩,移交处置线索1条。强化群防群治,全覆盖签订禁毒承诺书3600份,建立禁毒宣传志愿服务队,创新推行“家族式”院坝宣传机制,将全乡10个宗祠场所列为禁毒宣传阵地。结合“6.26”国际禁毒日,开展人民禁毒攻坚战万人签名仪式。完善偶里乡禁毒举报奖励制度,设置1000元至100000元奖金,鼓励群众举报线索。

唱响“主旋律”,织密宣教“防护网”

把控风险,攻坚禁毒宣传“难点”。加大禁毒宣传资金投入,在主干道及各村设置固定标语、制作入户宣传资料和禁毒宣传片,开展禁毒宣传院坝会。结合春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节点,通过走访宣传、发送短信、组织参观禁毒基地等方式,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潜在风险人员和高危群体开展针对性宣传,提升其防毒拒毒能力。

理清关键,抓牢禁毒宣传“重点”。以青少年为关键对象,以校园为主阵地,发挥派出所民警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优势,结合“开学第一课”“寒暑假安全教育课”等,组织警力进校讲解毒品预防知识,通过展示仿真毒品模型、观看禁毒警示宣传片、有奖问答互动等方式,引导师生树立正确三观,谨慎交友、远离毒品。找准延续,疏通禁毒宣传“堵点”。推动禁毒宣传进校园、进乡村、进家庭、进门店“四进”工作,面向社会群众开展普遍深入的禁毒宣传教育。以“家族式”院坝会宣传为延续,以苗歌宣传为切入点,打通禁毒宣传“最后一道关卡”,畅通宣传渠道。(石平 石福涛 杨延源 欧青平)

责任编辑:张锐
中国新报新闻报料:cnnmnews@163.com
中国新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京ICP备2024097673号-1

Copyright @ 中国新报网

2024-2025.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