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民生暖人心 情牵教育显担当 ——记贵州桐梓工农社区党总支书记付建坤

余盛亮 李学强
2025-09-19 16:20 文娱
来源:中国新报

在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工农社区,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14238名常住人口。自2019年社区党总支成立以来,书记付建坤带着146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9名,后备干部5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耕社区治理,情系群众冷暖,用一件件实事勾勒出“为民服务”的生动图景。

环境整洁是民生之基。过去,社区垃圾堆放、清运难题困扰着居民。付建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带领社区干部实地摸排后,推动修建垃圾池11座、增设垃圾桶26个,从源头上解决了“垃圾围村”的窘境。如今走进工农社区,街巷干净整洁,居民出门扔垃圾方便快捷,曾经的“烦心事”成了“舒心事”。

平安稳定是民心所向。工农社区优化网格化治理体系,以自然组为单元划分11个网格,精选46名联户长,构建起“社区—网格—联户”的治理链条。付建坤常说:“联户长人熟、地熟、情况熟,是社区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在他的带动下,联户长常态化开展人员信息登记、矛盾纠纷调解,今年已化解各类纠纷30余起,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成为现实。

项目建设是发展之要。付建坤充分发挥联户长优势,推动工农加油站停车场、达兴中学扩建征地、输油管道征地、303电厂公路测绘签约扩建等项目顺利落地。目前,陈家湾还房342套及95间门面已完成95%,林达阳光印象门面还房、逸景嘉苑还房项目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不是冷冰冰的工程,而是暖民心的民生事。”他每次协调征地拆迁,都带着政策上门、带着诚意沟通,用耐心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政策宣传要入脑入心。今年以来,社区4个党支部联动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服务活动264次:122次背街小巷清理让社区焕新颜;115次学校周边交通安全劝导守护孩子平安;187次群众会、院坝会把医保、民生、耕地保护等政策讲清讲透。付建坤总说:“政策讲明白了,群众才会真心拥护。”他带头用“土话”讲政策,让惠民举措走进千家万户。

而在付建坤心中,教育始终是“头等大事”。得知工农小学师生在酷热天气里学习工作不便,他多方协调资源,为学校无偿捐赠44台电风扇。“孩子们能在凉快的教室里读书,老师们能舒心工作,这比啥都强。”看着教室里转动的风扇带来阵阵清凉,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达兴中学扩建过程中,他更是多次到工地督办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只为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从垃圾池到电风扇,从项目工地到校园周边,付建坤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他的这份热爱,质朴而深沉,如同社区里的一棵棵参天大树,默默扎根土壤,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遮风挡雨,送去清凉与荫蔽。

谈及未来,付建坤眼里有光:“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要继续把人居环境抓得更实,让社区更宜居;把网格治理做得更细,让群众更安心;把项目建设推得更快,让发展更有力。更要守好教育这份初心,让孩子们在工农社区的土地上,学得踏实、长得茁壮。”

夕阳西下,工农社区的路灯次第亮起,付建坤还在社区办公室整理着明天的工作清单。灯光下,他高达的身影,却像一棵扎根大地的树,用枝叶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遮风挡雨,用根系深深扎进群众的心里。这就是付建坤,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位平凡的社区书记,用热爱与坚守,书写着对工作、对群众最质朴的答卷。(特约记者 余盛亮 记者李学强)

责任编辑:
中国新报新闻报料:cnnmnews@163.com
中国新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京ICP备2024097673号-1

Copyright @ 中国新报网

2024-2025.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