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芽长成参天树——邵东市城区五中跨越式发展纪实
9月19日,清晨的阳光洒在300米环形跑道上,绿茵场泛着金光,教室里传来琅琅书声。中国新报记者一行,叩开了管理严谨的城区五中大门……
这不是一所百年老校,而是一所创办仅九年的年轻学校——邵东市城区第五初级中学。从2016年创建之初的3个教学班、210名学生,到如今45个教学班、近2300名学子,城区五中如一棵新芽,以惊人的速度茁壮成长,成为邵东教育一张闪亮的名片。
从“宋家塘中学”到“城区五中”:一场美丽的蜕变
2018年9月,原宋家塘中学正式更名为邵东县(市)城区第五初级中学,不仅是一次名称的更迭,更是一次办学理念的升华。学校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近25000平方米,是一座集现代化、生态化于一体的美丽校园。文化长廊静默诉说育人理念,图书馆藏书万卷滋养学子心灵,3600平方米的餐厅每天迎来送往数千张笑脸。高标准配置的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艺术专用教室,以及室内外篮球场、乒乓房、形体教室等,无一不彰显着学校“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的办学宗旨。
“纯粹教育”:一场面向未来的耕耘
校长罗昀辉曾说:“学生的明天,就是学校的未来。”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学校逐步形成了“以研促教、以文化人”的办学方略,“信、勤、礼、新”的校训深植于每一位师生心中。
在师资建设上,学校强调“厚生乐教、精研善导”,推动教师从“教书匠”向“引路人”转变。政教主任曾望重带领团队推进“大课间”和体育艺术教育,使学校在全市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荣誉满墙。
在教学模式上,学校倡导“学有所成、教有所度”,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风“自信乐学、博闻善思”成为五中学子的精神标签,而“才尽其用、德艺双馨”的人才理念则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激发。
细节见真章:食堂也是一堂“育人课”
值得一提的是,城区五中的食堂管理成为全市典范。作为就餐人数最多的学校食堂,它不仅做到规范操作、安全透明,更推行“师生共餐制”,在饭桌上倾听学生心声,传递节俭、共享的价值观。一位家长欣慰地说:“孩子吃得好、学得开心,就是我们最大的安心。”
迈向“三湘一流”:生态与人文并重的未来之路
如今,城区五中正朝着“文明五中、美丽五中、实力五中、幸福五中”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学校推行章程治校与人性化管理并重的模式,在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服务中渗透人文关怀。
罗昀辉校长表示:“我们不仅要成为邵东教育的‘新窗口’,更要成为践行纯粹教育的‘新天地’,培养栋梁之才的‘新摇篮’。”展望未来,学校立志“塑湘中名校,铸三湘一流”,在湖湘教育版图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
结语:八年时光,一棵教育新苗已枝繁叶茂。邵东市城区五中以“纯粹”为底色,以“未来”为方向,用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才,用一方文明创一方教育热土。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梦想的摇篮——而这,正是教育最本真的模样。(本报记者 肖华东 通讯员 曾桂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