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植桃李 一片丹心润童心——记绥宁县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袁永红

叶亚山
2025-09-30 08:23 文娱
来源:中国新报

中国新报讯(记者 叶亚山)在绥宁县武阳镇学校六王校区的英语课堂上,袁永红老师总能蹲下身,耐心倾听孩子用生涩的英语分享心事;课后的走廊里,她常被学生围着,或是解答习题疑惑,或是接过孩子递来的画——这是她扎根农村教学最寻常也最温暖的日常。作为拥有本科学历的青年教师,她以“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的执着,不仅在英语教学领域深耕,更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甚至跨学科参与教学实践,其参与设计的绥宁县小初衔接数学作业设计案例,便曾斩获县级三等奖,在乡土讲台书写着新时代教师的多元风采。

教学中,她既是创新者,更是“耐心的引导者”。在英语课堂,她主持课题《德育渗透视角下小学英语教材融合主题的混合式教学探究》时,为让乡村孩子适应“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逐一向基础薄弱的学生演示线上平台操作,课后把知识点拆解成“图文小卡片”;遇到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孩子,她从不催促,而是用“你读得比上次清楚多啦”“这个单词发音像小铃铛一样好听”的鼓励,慢慢帮孩子建立自信。而这份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敏锐把握,也延伸到了跨学科实践中——她发现乡村孩子面临小初衔接时,数学学科常因思维方式转变出现断层,便主动与数学组教师沟通,结合英语教学中“趣味化、生活化”的经验,参与小初衔接数学作业设计:将抽象的数学公式转化为“农田测量”“集市算账”等贴近乡村生活的场景题,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降低理解难度,帮助学生平稳过渡。这份兼顾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的设计,最终获评绥宁县小初衔接数学作业设计案例三等奖,成为她“全维度关注学生成长”的生动注脚。她常说:“每个孩子的节奏不同,多等一等、多想一想他们的难处,就能看到他们发光。”

育人路上,她的关爱藏在每一个细节里。指导“英语宝配音秀”时,为帮发音不准的学生纠正语调,她逐句示范、反复陪练,直到孩子露出自信的笑容;辅导绥宁县书画比赛的学生时,她会记住每个孩子的喜好——知道小敏喜欢画花草,就特意找来植物画册;察觉小宇握笔姿势不对,便握着他的手一笔一画教...“英语宝配音秀优秀指导教师”“书画比赛优秀指导老师”等等,这些荣誉不是冰冷的称号,而是她对每个孩子用心浇灌的见证。

袁永红老师把“耐心”与“关爱”刻进了教学的每一步。她不追求“速成”的成绩,既在英语课堂做孩子敢说敢表达的“后盾”,也在学科衔接处做帮孩子搭梯铺路的“同行者”,只愿做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灯人”——用耐心等待他们慢慢发芽,用关爱守护他们向阳生长,在农村教育的沃土上,书写着一位普通教师最动人的“风采”。

责任编辑:张丽
中国新报新闻报料:cnnmnews@163.com
中国新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京ICP备2024097673号-1

Copyright @ 中国新报网

2024-2025.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