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理比名气更重要 | 访盘州市中医医院名医刘枫

王拓 刘延平
2025-07-06 10:49 热闻
来源:中国新报

贵州省盘州市中医医院四楼中医诊断室门外,门框一侧挂着醒目的“全国名中医白长川工作室”,下挂“六盘水市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刘枫医师询问病人亲切而温暖的声音传出室外,门口座椅上,坐着许多来看中医的病人,他们翘首以盼,等待排序叫号。

 

诊室内,刘枫自如地“望闻问切”,成功把病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诊断,记录,出治理方案,开药,交代煎药和服药方法,病人连声致谢离去。接着又看下一个病人。

 

等病人全部看完时,夜幕降临,早已过下班时间。刘枫说,让你们久等了。

 

这才开始聊起关于他与中医的事。

 

过去,刘枫的母亲在家乡常为小孩看病,以推拿按捏为小孩治疗腹泻、扁桃体肿大等疾病,得到乡亲们的称赞和传颂。父老乡亲常带着孩子三更半夜找他母亲看病。初中时,刘枫读到《扁鹊见蔡桓公》和《三国演义》里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他梦想能考上一所中医院校,当医生为老百姓看病治疗。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枫于1992年顺利考取了贵阳中医学院医学系中医专业。在学校里,他很崇拜一些中医名师,觉得他们的医学水平高超,希望将来能有他们一半的水平就好了。这促使他更加努力学习。

 

刘枫参加工作后,把学到的医疗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刚上班时,有一个病人口干得很厉害,出汗也多,汗水常湿透衣衫,包裹全身,一天要喝十多斤水。病人向他讲述着症状。他给病人开了五味中药,一天一副,一天服三次。第四天,病人就诊时对他说:服药后汗水减少了,口不渴了。刘枫第一次感到所学中医知识临床应用奇效,欣慰又有成就感。

 

还有一次,刘枫去亲戚家吃酒席,现场一位老人突然昏倒在地,围观者都很着急。他急忙扒开人群来到老人身边,掐住老人的人中、合谷等穴位。因没携带针灸,就叫人找来一根缝衣大针,刺破老人十个指头,各挤出一点血。老人很快苏醒,及时送医院确诊为脑出血。经过治疗,老人转危为安,没有留下后遗症,直到现在都很正常。

 

刘枫从医多年来取得一定成就,积累了许多经验。他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严谨行医。如流行的支原体肺炎,他采用伤寒杂病论里面的大青龙汤来治疗,疗效就很好。另外,他还用中医来治疗感冒、咳嗽气喘、各种胃病、失眠、月经病、带下病、不孕不育、肿瘤等病,临床疗效都很好,尤其是肿瘤患者,中医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刘枫医师主要从事古典经方和古典针灸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他学习和尊崇张仲景、张志聪、黄元御、陈修园、唐宗海等经方大家,能熟练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擅长应用古典经方和古典针灸辨证论治疑难急危重症和妇科疾病。他喜欢看书学习,给自己充电蓄能,学习古典医学名著。他说,过去读书条件差,要去借书来读,现在有条件了,想买什么医学书籍就买来读。有时,他也参加一些短期的学术交流,给乡村卫生员、乡镇中医馆讲课,传授和交流中医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同时做好传帮带,带教一批批学徒。2018年,刘枫拜大连市中医医院全国首届名中医白长川教授为师,学习古典经方。

 

随着学习的不断提升和临床实践,刘枫不断成长提高,取得了六盘水市首届名中医头衔,树立了名医的良好形象。至今,刘枫从医已有26个春秋。大多数时间,他都在中医诊断室忙碌中度过,一天看病最多时达70多人。连续看病导致口干舌燥,嗓音沙哑,有时忙得连泡好的茶都忘记喝一口。等待看病的病人加重了他的紧迫感,“望闻问切”每道诊断方法都不能马虎,必须遵循其道,认真对待,深入诊断。  

 

对于“如何树立名医品牌”这个问题,刘枫说,盘州市中医医院正在创建“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特色亮点的目标非常正确,旨在通过名医、名科带动医院的发展,医院通过拜师跟师以及外出进修学习培训等方式,培养更多的名医,同时,带教出一批批能看病、看好病的中医出来,更好地宣传中医、推动中医,进而带动临床科室的发展,促进盘州市中医的发展。

 

刘枫认为,名医的职责和使命担当是通过名医良好的临床疗效来宣传中医,推广中医,培养和带教出一批优质的中医出来,“做一个明白医理的医生比做一个有名气的医生更重要”。(王拓 本报记者 刘延平)

责任编辑:张锐
中国新报新闻报料:cnnmnews@163.com
中国新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京ICP备2024097673号-1

Copyright @ 中国新报网

2024-2025.All Rights Reserved